本站使用了 Pjax 等基于 JavaScript 的开发技术,但您的浏览器已禁用 JavaScript,请开启 JavaScript 以保证网站正常显示!

谈谈我的读书经历

23.png

  1

  一个人脑子坏了,多半与所读的书有关。

  2

  我小时候几乎无书可读,《十万个为什么》是唯二的一本书,算是科学启蒙书籍,书中还夹杂很多批判刘少奇标语口号。家里还有一套《东周列国故事》,非古汉语版本,非常有趣,我一直认为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最为灿烂璀璨的时代,百家争鸣,百花齐放,留下很多文化遗产,我们现在很多成语多半和那时候发生的事有关:比如退避三舍,比如闻鸡起舞,比如烽火戏诸侯等等。

  3

  记忆中平生第一次熬夜看的书居然是《水浒传》,是我初二那阵子的事(大约14岁左右吧),后来转学到河清镇上初中复读初二,转学还进行了摸底考试,印象很深刻,入学英语考了二十几分,估计26个英文字母都没认全,预示了我一生英语奇差却偏偏要与之打交道的囧境。

  4

  再后来上了高中,迷上了武侠小说,那时候可买不起这些书,书店老板把厚厚的书分成很多分册,做好编号,用牛皮纸封好,每册单独出租,书籍使用率、周转率及老板收益率大幅提高,由此可见中国小商家经商才能。高一的时候,喜欢看武侠小说同学们还不少,彼此合租一套书,然后交换阅读,日子一天天过去,到高二后学习紧张,大多数同学都不看了,只有我等少数几个同学仍痴迷于此,一直持续直到毕业预考前夕。

  5

  最初什么武侠都看,诸如陈青云、柳残阳、诸葛青云、高庸(令狐玄)、上官鼎、萧逸、东方玉、武林樵子、云中岳、秦红、司马紫烟、独孤红、萧瑟、郎红浣等等,基本都是按照套路写:『仇杀幸存——练武——奇遇兼美人青睐——复仇——扬名天下、抱得美人归』。后来口味渐高,上面那些人的书已看不下去了,需要挑选一下作者,像上官鼎、梁羽生、卧龙生等人的书,虽然也存在一些的套路模式,但是在文笔上,还是有高下之分,基本可看。再后来接触到金庸的小说,于是发现起先那些武侠小说简直都没法看了,期间夹杂看过古龙、司马翎的小说,古龙的问题是经常烂尾,相对来说,司马翎的武侠小说水准较稳定,九十年代后比较火的黄易基本上继承了司马翎的风格。

  6

  啰嗦这么多,我读的大多数书都是没什么价值的,用来杀时间消遣书,所以满脑子都是各种神功,以为古时候真的有那么一个武侠世界。武侠之所以为成人童话故事,可让人沉浸其中,无力自拔,这与八零后热衷网络游戏一样,杀了时间,其实并未留下什么。

  7

  以前有人说:“男莫读金庸,女不看琼瑶”。因为在正统文学里,言情和武侠都不算文学。但我觉得,琼瑶读多了确实会坏脑子,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。读金庸小说却能读出人生,读出无处不在的江湖,对人性的恶有一定的了解。在武侠世界里,任你武功再高也有无可奈何之事,《笑傲江湖》衡山派大佬刘正风,武功够高,为人豪爽,人缘颇好,就是这样一个大佬不想在江湖上混了,欲退出江湖寄情于音乐,却遭受满族灭门惨事,呜呼奈何,大时代下,个人的挣扎都是徒劳、悲惨的。金庸早中期武侠小说以家国情怀为主,侠之大者“为国为民”,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抱负,尤以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神雕侠侣》等作品到达其顶峰水准。在写三部曲之《倚天屠龙记》时,已经倾向于写一个普通人,写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结,写个人性格对其人生的影响。中后期的《笑傲江湖》更是写尽了人类社会组织各种疯狂、荒谬、荒诞行为,党同伐异,操纵群众心理,大搞个人崇拜。封笔之作《鹿鼎记》走得更远,对侠义行为反讽,对家国情怀的进行反思,开篇第一章写道:

『那文士提笔蘸上了墨,在纸上写了个“鹿”字,说道:“鹿虽是庞然大物,性子却极和平,只吃青草树叶,从不伤害别的野兽。凶猛的野兽要伤它吃它,它只有逃跑,倘若逃不了,便只有给人家吃了。”又写了“逐鹿”两字,说道:“因此古人常常拿鹿来比喻天下。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,只有给人欺压残害的份儿。《汉书》上说:‘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’那就是说,秦朝失了天下,群雄并起,大家争夺,最后汉高祖打败了楚霸王,就得了这只又肥又大的鹿。”  

……  

那小孩道:“所以‘问鼎’、‘逐鹿’,便是想做皇帝。‘未知鹿死谁手’,就是不知哪一个做成了皇帝。”那文士道:“正是。到得后来,‘问鼎’、‘逐鹿’这四个字,也可借用于别处,但原来的出典,是专指做皇帝而言。”说到这里,叹了口气,道:“咱们做老百姓的,总是死路一条。‘未知鹿死谁手’,只不过未知是谁来杀了这头鹿。这头鹿,却是死定了的。』

  8

  金庸的思想也在转变,现代文明普世价值影响渐深,所谓国家存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,"为国为民",要看是为谁的国家,是帝王的还是人民的。青少年时期,最不喜欢《鹿鼎记》,主角是不学无术、撒谎成性的无赖之徒,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取得异常地成功,不喜欢这样的设定,现在看来却最接近真实。喜欢《神雕侠侣》和《倚天屠龙》及《天龙八部》,因为主角够英雄,情节够刺激热闹。随着对社会了解,阅历增加,现在最喜欢的是《笑傲江湖》,刀光剑影背后都是人性阴暗面,追求人身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,然则在各种利益冲突挟持中,仅仅是选择不下跪,不媚上都是一种奢求,个人的挣扎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很无力。道貌岸然者高举道德旗帜做龌龊之事,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。从开始喜欢看热闹,到后来能读到热闹故事背后的人生和复杂的人性,潜移默化影响一生。

  9

  小时候受到教育,一直以为我们社会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、最完美的社会制度,常年看新闻联播,对世界认识就是:“全世界都是水深火热,风景唯我独好”。工作后,偶然读到吴思《潜规则》一书,忽然如醍醐灌顶,我们所谓社会主义制度的种种举措其实在历史上都有迹可寻,不管披上多么华丽的外衣,本质上并未改变,当权力属于某一个特殊群体不接受任何制约和监督时,无论它是社会主义还是封建王朝,本质都一样。随着国门大开,逐渐了解到外面的世界,才发现我们宣传一切都是假的,这个冲击不亚于令狐冲第一次认识到岳不群的真面目。

  10

  上中学那阵子,特讨厌死记硬背的历史课,动不动背某人生于哪年,卒于哪年,以前历史课本上,还被灌输了一堆错误历史概念,比如“凡是农民起义都是正义的”,这样历史学来味同嚼蜡,还好后来选学理科,不再与这些无聊东西打交道。工作后有幸阅读到黄仁宇先生所著《万历十五年》,才发现历史原来这样有趣,以前我们历史课所说“人民群众创造历史”简直是狗屁,历史从来都是大人物决定了的,屁民只有接受的份。深刻理解了“太阳底下无新鲜事”这句话,看看大明朝党争、路线斗争一样残酷,只要是人治的社会,本质都一样。现在想来,我们通过正常渠道接触到的历史,都是经过精心修饰过的,虚假的,片面的,尤其是近代史,为什么我们落后了?为什么大清会亡?大清真的被列强欺负了吗?原因是什么?等等,宣扬民族主义,培养仇恨,当人们被仇恨蒙蔽眼睛,对于统治者最为有利。灌输我们落后所以挨打,事实上挨打不是因为落后,而是因为野蛮和愚昧

  11

  在我受到的教育中,被教育”五讲四美三热爱“,我们学习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》,我们学习雷锋、刘文学、董存瑞等灭绝人性的典范,就是不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人,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公民。教育的唯一目的——培养合格的螺丝钉,不需要独立思考,不需要个性,只需要服从和盲从

  12

  按照现代国家定义:国家或国(法语:pays;英语:country或nation;西班牙语:país;德语:Land),有时又作,现代多指主权国家(sovereign state)。从广义的角度,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、文化、种族、宗教、领土、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;从狭义的角度,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。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征,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国家机构,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。事实上,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绝不可能由一帮奴才建立起来,各个国家之所以会走上不同社会制度,也是由其国民性所决定的。当读到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》,回答了困扰我很长时间的问题: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先进、有的国家贫穷落后?是文化、天气、地理特征还是没有强有力的政府?简单说,以上都不是。没有任何一个因素是决定性的。作者令人信服地表明,人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经济成功(或经济不成功)至关重要。换句话说,更多取决于其社会制度及其国民性,良好的制度必须由合格的公民构成国家来实施。当今世界上头号强国——美国,在殖民初期,北美洲属于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地区,远不如南美洲富裕,气候等自然条件也远比南美恶劣,然而正因为这些不利条件,因此一开始建立制度具有较为开放和包容性,并逐渐发展为完善民主制度,而富裕的南美从一开始专制和缺乏包容性制度,到后来发展到革命和独裁,不同制度下,得到了迥然不同的结果。

  13

  『读史可以明智』,前提是需要客观、公正的历史,我们的历史均为胜利者书写,明史由清朝写,近代史由共和国写,因此很多历史观夹杂太多立场,想要客观、公正了解这些历史非常难。尽管如此,我们仍可通过一些传记等,侧面了解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。近代史值得关注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拳运动,这些运动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都是被冠以反封建、反帝国主义标签,代表着正义一方。实际上,这些运动都可以称之为暴民运动,可归为野蛮愚昧,反人类、反文明的运动。如果他们成功了,不过是一帮暴民推翻另一帮暴民,如同几千年中国历史一样,周而复始,几百年一个轮回,并无任何进步,甚至一朝更比一朝坏,自唐宋以后,元、明、清对思想和言论的管制趋于收紧,在大清达到顶峰,大兴文字狱,识字、吟诗、作画成为高风险的行为。

  《叶: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》,这本书以一个中国家庭为背景,描述了自太平天国到民国时期一个家庭的变迁,以族谱为主要线索,侧面反映了自天平天国到民国时期的中国历史。读完这本书,几点感受:一是太平天国时期,当时美国也正处于南北战争时期,作者对比了两国此期间人口变化情况,南北战争最激烈美国所处州甚至人口略微增长,而中国同时期战乱地区,人口减少大半,战争过后,寸草不生,正所谓史书所述的“十室九空”,两种制度文明高下立判。二是就算大清遭受如此大的打击,其统治仍延续了几十年,可见我们国民奴性深值于血液之中,大清朝从建国初期就实施洗脑教育,愚民政策的成功,文化被阉割,文明被摧毁,思想被禁锢,国民奴性化。三是以曾国藩为首汉人集团崛起,西方先进技术渐渐影响这个封闭帝国,但是距离产生现代文明国家任然遥远。四是叶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,成为官宦之家,清末开始经商进入金融银行业,在民国时期,叶家五个孩子均受过良好教育背景,三个加入共产党闹革命,两个虽未参加革命,但也属于同情和支持共产党的知识分子,由此可见马列主义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之大,最后获得胜利也不足为怪。荒谬的是,在解放后各种运动中,叶家几兄弟无一例外先后遭受批斗和迫害,或早或晚。

  14

  世界近代史中,两次世界大战,都由德国崛起引起,在世界近代文明中,德国贡献了大量思想家和科学技术,社会主义阵营视为圭臬马克思也是德国人,就是这样产生伟大思想家的国度却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,与其高涨的民粹主义分不开。肯.福莱特世纪三部曲《巨人的陨落》、《世界的凛冬》、《永恒的边缘》通过德国、英国、俄罗斯及美国几个家庭变迁为主线的故事,深刻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及发展过程。一战后期,当俄罗斯通过十月革命,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建立了集权苏联帝国,也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,中国也步入社会主义阵营,49之后从此与西方现代文明隔绝30年,影响不可谓不大,而今马克思主义在其发源地西方日渐式微,却在古老的东方却奉为圭臬,成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,历史的诡吊也在于此。

  15

  最后谈谈高华所著《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──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》,这应该是对我影响最大一本书,所谓主义都是披着崇高理想华丽的外衣,拨开华丽外衣,满是人性阴暗的权谋和欲望。任何主义脱离人性,脱离对人的尊重,最终留下的都是黑暗、专制和贫穷。摘抄一段简介:

延安整风运动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,这是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中共党内第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,也是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滥觞。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运用他所创造的思想改造和审干、肃反两种手段,全面清除了中共党内存留的五四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,彻底转换了中共的「俄化」气质,重建了以毛泽东为绝对主宰的上层结构,奠定了党的全盘毛泽东化的基础,其间所产生的一系列概念、范式在1949年后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。本书作者历时十余年,搜寻考辨大量历史资料,在此基础上,从实证研究的角度,详细剖析了延安整风的前因后果及运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,力图再现当年这场运动的历史真貌,是目前海内外唯一一本全面研究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著作。

  几点感想,作为“地富反坏右”的后代,在毛统治下,可以说深受其害,然而通过多年洗脑教育,一点也没妨碍我对其的崇拜,认为毛是空前绝后的伟人。现在看来,从影响力看毛确实可以称作空前绝后,但是大多是坏的,恶劣的影响,对中国文化的摧毁,对人性善的摧毁,均可算作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”,这样的影响势必还将继续几代人,可以说集中国自古以来权术谋略之大成,至今我们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仍有其留下的痕迹,要消除其影响非常难,在当今中国任有庞大的崇拜者,多如恒河沙数。当一个人被捧为神祗后,其一言一行均可在世间掀起滔天巨浪,亿万人疯狂的洪流掩盖一切试图理智的声音,中国1949-1976之间历史可以证明此点。

  中国出了红太阳,也是其文化土壤所决定的,这绝不是最后一个红太阳,但是后来者欲达到其高度也几无可能。通过阅读了这本治学非常严谨历史专著,才揭开其画皮,光环顿失,倘若此书能够公开出版,相信大多数阅读了此书的人,只要有基本的良知和逻辑判断,应该会醒悟很多。诚然,中国历来不缺阴谋家,也不乏吃着地沟油操中南海心的人,看到书中论证毛如何一步步到达权力顶峰,各种权谋之大成,也许他们会更加崇拜红太阳也未可知,但总体上,阴谋家市场会越来越小。

  八十年代流行的伤痕文学,主要记述反右运动、大搞钢铁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人们遭受的痛苦及悲惨的命运,在我阅读的书籍中占有很大部分,之所以前面没有提及,因为阅读时间主要在八十年代,家里订阅了《当代》杂志,于是有机会阅读到大量这类故事,大多故事都非常接近生活真实,仿佛就是发生在周围的事件,故事多半灰暗苦涩,阅读体验并不好,然而无聊时也可一看,在那个时代生活的人们,很多人既是加害者,也是受害者,疯狂年代疯狂愚蠢的故事。在阅读完这本书后,才发现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延续,或者说是续集,“整人”已经深植于组织文化基因之中,万众一心,统一思想,把所有人变成工具人,不需要思考,不需要人性,不需要是非,只需要服从和执行。所有这些运动都未得到全民反思,至今仍有不少人怀念那个疯狂时代,这才是最可悲之处。


 继续浏览关于 读书 的文章

 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1/09/23 16:51:36,可能因经年累月而与现状有所差异

 引用转载请注明:Bin's space > 生活感受 > 谈谈我的读书经历